把式世界故事折点真的转到加密讲从
刚参加完Token2049大会,圈内同行们普遍笼罩着一股悲观情绪。但有意思的是,和几位老朋友深夜长谈后,我却看到了行业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蜕变——加密世界正在从"讲故事时代"迈向"实干时代"。 说实话,在这个行业混了这么多年,我早就厌倦了那些天花乱坠的"叙事"。记得2017年参加IC0路演,台上讲的全是"颠覆金融体系""重构互联网"这类宏大叙事,台下投资人听得热血沸腾。现在看来,这不过是行业早期的必经阶段——基础设施都没建好,除了讲故事还能做什么? 但光靠讲故事迟早会撞到天花板。我亲眼见证过太多团队:有的号称TPS能到百万级,结果连测试网都跑不通;有的吹嘘要做"区块链界的亚马逊",最后连个像样的Demo都拿不出来。这种"吹牛锦标赛"让整个行业背上了"骗子集中营"的恶名。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上周我去硅谷拜访了几家创业公司,发现大家都在埋头解决实际问题: 有团队在优化开发者工具,让Web3应用的部署像在AWS上一样简单;还有公司在研究如何把链上存储成本降低到传统数据库的水平。这让我想起2008年云计算刚兴起时的场景——大家都在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空谈未来。 在我看来,行业现在面临两个关键问题:第一,区块链究竟给开发者带来了什么实在的好处?第二,普通用户凭什么要放弃熟悉的互联网产品来使用链上应用? 第一个问题正在被逐步解答。就像我朋友Mike的创业公司,他们开发的智能合约框架让部署成本比使用传统云服务低了40%。但第二个问题才是真正的硬骨头——上周我试用了一款号称"完全链上"的社交应用,注册流程差点让我这个"老韭菜"都想放弃。 值得玩味的是,最近涌现的一批成功案例都在做减法。比如Base链上的friend.tech,就是把最简单的社交图谱搬上链;还有那些链上游戏,专注解决资产确权这一个痛点。这说明行业正在变得务实——与其追求"全链上"的完美主义,不如先解决一个具体问题。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在这个起起落落的行业里,单打独斗太难了。记得2022年熊市时,要不是几个老伙计互相打气,我可能早就转行送外卖去了。找对圈子很重要——不是那种天天喊"To the moon"的韭菜群,而是能一起研究技术、讨论趋势的实干派。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币圈震荡期:是危机还是转机?资深玩家带你解读市场
- 市场震荡加剧,交易者该如何应对?
- 日本GMO Coin大动作:XRP持有者意外收获空投福利
- 区块链创业者必看:不发币不融资的生存法则
- SHIB代币销毁量暴增4.7万倍,市场反应为何背道而驰?
- 解密Intent-Centric:当区块链开始读懂你的心思
- 智能合约验证新手指南:手把手教你用Remix轻松搞定
- 香港虚拟资产交易所牌照争夺战:谁在领跑?谁在掉队?
- 游戏新纪元:当区块链遇上虚拟世界
- Maker币上演王者归来:沉寂两年终破1500美元天花板
- 资深交易员赵秦川:把握市场脉搏,多单布局正当时
- Chainlink创始人犀利点评:90%的跨链桥都存在致命安全隐患
- 币圈老司机:8月15日比特币以太坊实盘笔记
- Bitwise再战比特币ETF:一场与监管机构的拉锯战
- NFT市场周观察:僵尸朋克天价成交,监管阴云笼罩行业
- 从NFT到数字产权革命:我们该如何抓住这波数字资产浪潮?
- 斯坦福区块链大会深度观察:一场技术与思想的碰撞
- TRB暴涨270%背后:鲸鱼玩家的资本游戏
- RWA上链:一场金融民主化的革命
- 比特币牛市何时到来?这两个关键信号值得关注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