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评测 >>正文

比特币的史正在重演吗轮回历

评测37274人已围观

简介说实话,现在币圈的状态让我想起了2018年的寒冬。那种熟悉的寂静感又回来了——没有了疯狂的FOMO情绪,取而代之的是人们的迟疑和观望。作为一名经历过数次牛熊转换的老韭菜,我得说这种氛围反而让我倍感亲切。比特币的"宗教式"周期每次跟新手聊投资策略,我都会半开玩笑地说:"想赚钱?囤比特币就行。"这话虽然简单粗暴,但背后确实有它的道理。比特币就像一个精准的瑞士钟表,每四年就会上演一场惊人相似的轮回:先是... ...

说实话,现在币圈的状态让我想起了2018年的寒冬。那种熟悉的寂静感又回来了——没有了疯狂的FOMO情绪,取而代之的是人们的迟疑和观望。作为一名经历过数次牛熊转换的老韭菜,我得说这种氛围反而让我倍感亲切。

比特币的"宗教式"周期

每次跟新手聊投资策略,我都会半开玩笑地说:"想赚钱?囤比特币就行。"这话虽然简单粗暴,但背后确实有它的道理。比特币就像一个精准的瑞士钟表,每四年就会上演一场惊人相似的轮回:

先是创下历史新高,然后暴跌80%,接着花两年时间收复失地,最后再用一年时间突破前高。这种规律性简直让人毛骨悚然——从2014年开始,这个剧本已经重复上演了整整三次!

宏观经济的风向标

有意思的是,比特币的周期和ISM指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呈现出惊人的同步性。每当宏观经济显现复苏迹象时,加密货币市场就会跟着活跃起来。这不是什么玄学,而是实实在在的数据规律。

我记得2020年疫情爆发时,所有人都觉得世界要完了。但当时我就注意到ISM指数已经开始悄悄筑底——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比特币从3000多美元一路飙到69000美元。

似曾相识的市场环境

现在的市场氛围特别像2015-2017年那段时期。那时候也是:盈利预期持续下调,机构投资者纷纷离场,媒体天天唱衰全球经济。但现在回头看,那恰恰是进场的最佳时机。

说个有趣的细节:当时美元指数也像现在这样强势,黄金的表现也出奇地相似。在我看来,这些都不是巧合,而是市场给我们发出的信号。

2024年减半:牛市导火索

所有比特币玩家都知道减半的重要性。按照历史规律,减半前后往往会开启一轮大牛市:

- 2024年4月减半- 2024年Q4突破前高- 2025年Q4达到周期顶峰

掐指一算,现在距离减半只剩不到一年时间了。更妙的是,这个时间点恰好和ISM指数的触底回升完美重合。这种天时地利的机会,一辈子也遇不到几次。

以太坊的困境与机遇

说实话,最近ETH的表现确实让人失望。TVL持续缩水,Gas费低得可怜,就连V神都在偷偷减持。这种情况下,短期确实不宜对ETH抱有太高期望。

但从长期来看,ETH的质押率仍在稳步上升,这说明真正的信徒依然坚定。而且随着Layer2技术的发展,以太坊很可能会在下轮牛市中重新夺回主动权。

写在最后

投资最考验的不是技术,而是人性。当市场一片哀鸿时,恰恰是需要我们保持耐心的时候。记住,比特币从不辜负那些真正理解它的人。

PS:如果你现在觉得煎熬,不妨去看看2015年和2018年的市场评论——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而我们正站在新一轮周期的起点上。

Tags:

相关文章

  • 这个中秋不一般:王老吉带给你别样的团圆滋味

    评测

    "妈,快看!我做的灯笼最漂亮!"伴随着孩子们此起彼伏的欢笑声,9月24日这天,海王星辰门口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作为土生土长的广东人,我不得不说王老吉这次的中秋路演活动真是办到了我们心坎里。记得小时候,每到中秋,奶奶总会泡上一壶王老吉凉茶,配着月饼赏月。这次活动不仅延续了这个传统,还玩出了新花样。现场的小丑表演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灯笼DIY区域更是排起了长队。我看见有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正手把手教孙... ...

    评测

    阅读更多
  • 机构眼中的潜力股:Falcoy与起亚XCH能否超越以太坊?

    评测

    作为一个在加密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发现每次牛市都上演着同样的戏码:总有一批"黑马"能跑赢以太坊这样的主流币。数据显示,每轮牛市大约会有400-450个币种的表现碾压以太坊,这其中大部分都来自于即将在未来两年上线顶级交易所的新项目。让我分享一个有趣的观察:投资机构们就像老练的猎手,总是能在早期就嗅到机会。他们已经悄悄布局了100-150个潜力项目。从我经历的几次牛熊转换来看,这批项目往往就是... ...

    评测

    阅读更多
  • 币安与SEC法律角力持续升温:监管机构强硬回应交易所抗辩

    评测

    就在加密货币行业期待监管明朗化的关键时刻,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周三对币安的法律反击给出了强有力的回应。这份最新文件再次印证了我的观察:这场监管风暴远没有结束的迹象。监管机构强势反击 SEC毫不客气地指出,币安试图驳回诉讼的种种理由简直是在挑战美国证券监管体系的基本框架。"他们提出的那些论点,如果被采纳,等于是要把几十年积累的证券监管先例全部推翻,"一位不愿具名的法律专家私下向我透露。这种... ...

    评测

    阅读更多